|
危機當前,我們更需要具有能屈能伸的韌性、過人的膽識和社會責任心的企業家帶領企業走出經濟的低潮期,這是當前中國企業家們最迫切需要做的。 企業家有韌性,不畏困難,能屈能伸,企業也要有韌性,才能有效對抗風險。某咨詢公司把企業DNA分為7類,分別是韌力調節型企業、隨機應變型企業、軍隊型企業、消極進取型企業、時停時進型企業、過度膨脹型企業、過度管理型企業。前3類企業被認為是健康的企業DNA,后4種被視為不健康的企業DNA。在健康企業中,韌力調節型企業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這樣的企業經營非常靈活,能迅速根據外部市場變化進行調整,且始終堅持清晰的經營戰略,并圍繞它開展業務。我們的企業家就是需要有足夠的韌性,需要有勝不驕敗不餒、勇往直前的精神。與此同時,對一些優秀的、資金雄厚的中國企業而言,金融危機也意味著一次擴大市場版圖的良機:利用價格和價值之間的差距來擴大企業的戰略版圖。資金狀況良好的公司可以趁機購買以前沒有實力購買的相關聯的企業或者對地域品牌重組有戰略意義的企業,包括一些海外的企業。乍一聽,這似乎很容易,但實施起來卻需要勇氣,需要在全世界都人人自危、膽戰心驚的狀況下進行投資的勇氣。同時,也需要企業家有足夠敏銳的戰略眼光,準確判斷出投資的方向和價值。企業家還要有責任心,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企業的社會責任不等同于慈善。企業家可以不捐款、不做善事,但是絕對不應該走向行善的反面。一句話,如何擺正企業與社會的關系,如何發揮企業的社會責任,是值得所有企業家們認真思考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