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工程機械發展速度加快,為泰星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星)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泰星董事長張國林告訴記者,在工程機械減速機行業,泰星絕對是第一品牌。 記者了解到,2009年泰星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實現銷量145226臺,銷售收入8.8億元,利稅1.45億元。 實際上,近三年,泰星的銷售收入一直在8.5億元左右,銷售量在13萬~14萬臺,而從公司的短期目標來看,銷量的增長也不是很明顯。這些也都佐證了泰星近年來秉承“穩健發展”的宗旨。 增速控制不損質量 在張國林看來,認為只要眼下市場有需求,客戶愿意買,企業就應該抓緊時機、開足馬力生產的做法實際上是一種盯住蠅頭小利的短視之舉。要讓客戶心甘情愿掏出錢來買企業生產的產品,自己首先必須拿出經得起考驗的東西,“經得起考驗”指的就是質量。只有質量過硬,才會贏得客戶的滿意和信賴,從而樹立起“泰星”的口碑。 張國林常常這樣說:“不管銷量大與小,只有推向市場的產品是名牌產品,才能給社會創造效益;如果是劣質產品,推向市場越多,對社會的危害就越大。” 在我國當前尚不成熟的市場環境下,有些企業不注重質量,一味追求產量、追求低價,很多隨時可能引發質量事故的減速機流入了市場。泰星公司20年來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踏踏實實將泰星牌減速機做成了名牌產品。社會上雖然有好多企業改制,但所有負責任的、想做大做強的企業,都會去找名牌產品為自己配套。正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名牌企業的信任,泰星公司才迅速坐上了我國減速機行業的第一把交椅。 在泰星公司,隨便找個銷售員,都會給你講幾個這樣的故事:某某大企業始終堅持用泰星牌減速機配套,產品一直保持良好的品質,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企業發展迅猛;某某企業原來采用泰星牌減速機,后來為降低成本,配套價低質次的產品,就出現主機完好而減速機損壞的事故,導致市場和信譽蒙受巨大損失,再轉而配套泰星牌減速機,市場占有率又穩步提高。 泰星減速機為什么能受到名牌企業的追捧?張國林說最關鍵的是產品質量。 首先從原輔材料的采購這一關,泰星公司有這樣一條死規定:寧可自己的產品薄利、無利,也要確保泰星品牌的品質,達不到質量要求的原輔材料,再便宜也不準進廠。針對當前原輔材料招標導致劣質產品流向市場的情況,泰星公司在原輔材料的采購上,采用優選招標制,特別突出質量和品牌的優選,最終達到以優質的名牌原輔材料確保名牌減速機質量的目的。 為此在實施“名牌配名牌”的戰略中,泰星公司對鋼材、軸承、電機、鑄件、油封等關鍵零部件的采購,優選配套廠家。像首鋼集團的鋼材、瓦房店軸承公司的軸承、青島密封件廠的油封等原輔材料,就成為泰星公司的首選。 獨創封閉運行的質管體系 此外張國林在加強質量管理方面,別出心裁地創造出符合泰星公司實際情況,極具泰星特色的封閉運行質量管理體系。 在許多企業中,由于質監人員附屬于生產車間,往往自主性不足,有職無權,因而嚴重影響了質量工作。為此張國林決定將質檢一線人員從車間抽出來建立一只作風正、業務功底扎實、不受任何干擾、能獨自行使質量否決權的質檢隊伍。總檢直接歸總經理領導,其工作質量和經濟責任由總經理親自考核。這樣,質檢隊伍在組織上形成了一條直屬廠部的“獨立紅線”,這稱之為質量檢驗機構封閉。 二是質量檢測過程封閉。泰星公司的質量檢測工件受總經理垂直領導,獨立行使質量復決權。從原輔材料的購進到零配件的生產,從減速機組裝到成品出廠,在企業的12個關鍵工序建立64個質量控制點,各工序都設有嚴格的檢測程序和檢測標準。規定不合格的材料不投產、不合格的零件不轉序、不合格的部件不裝配、不合格的產品不出廠,下道工序對上道工序的半成品負有質量倒查責任,發現問題立即匯報并將不合格品退回。這些檢測工作,除總經理之外的任何干部都無權干涉,所以稱之為檢測過程封閉。 三是質量等級工資封閉。泰星公司規定一線生產工人實行等級品質量計件工資制,行政管理人員40%的工資納入質量考核。這種按質量數據算出的員工工資單獨計發,不摻雜其他項目,所以稱之為質量等級工資封閉。 事實證明,“質檢、生產、財務核算”三分開,可以減少質檢時感情用事“下和棋”的現象,專職質檢隊伍和車間、班組的質量管理工作縱橫結合,使廠部的質量管理要求真正成了全廠職工的一致行為。 但張國林認識到,不受監督的權力最易導致權力泛濫,沒有對立面的機構最易自大膨脹。泰星公司在賦予“獨立紅線”至高無上質量否決權的同時,又將“總檢、主檢、助檢”這一系列質量監控者放在被監督的位置上。 一流的質量,成就了泰星這個品牌。現在泰星公司生產的十多種系列、上萬種規格的泰星牌減速機,先后用于長江三峽水利工程、江陰長江大橋建設工程、黃河小浪底工程、葛洲壩工程、西氣東輸工程、南水北調工程以及首鋼和寶鋼等國家重點工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