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行業:高成本時代 制造業轉型迫在眉睫
信息來源:減速機信息網 責任編輯:lihongwei
|
|
主要觀點:雖然今年以來大部分機械制造企業上調了產品價格,但大多數是屬于被動提價,成本上升的負面影響不能夠完全被消化,融資成本上升也導致財務費用增長速度遠高于收入增長,我們認為行業利潤增長放緩的趨勢已基本確立。
細分行業:
工程機械行業
景氣度震蕩上升,是最具長期投資價值的行業。國內需求依然旺盛,下半年增長率會放緩;國際市場份額繼續提高;新產品規模化生產將優化產品結構;毛利率雖然可能小幅下降,但是利潤增長趨勢未改。另外,工程機械上市公司的行業代表性最強,管理水平也優于其它子行業,研發和國產化水平也是機械行業中的佼佼者。
重型機械
連續五年保持35%以上的高增長,增長動力來自于下游冶金、水泥、采掘行業的蓬勃發展,擴大生產能力和淘汰落后產能的進程仍在繼續,重型機械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規模化生產趨勢使行業景氣度維持高位。
航空制造業
航空制造業的需求旺盛,大飛機項目將促進技術升級和資源整合。作為戰略發展產業,政府直接投資力度加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飛機得到國家各項政策的大力扶持,未來10-20年是我國航空工業的戰略發展期。一航和二航合并將加快上市公司資產注入進程,并為投資者帶來投資機會。
國造船行業
景氣度拐點出現。雖然中國造船行業的國際市場份額和盈利水平仍將保持高位,但是全球船舶新訂單出現大幅下降,次貸危機對船舶融資的影響不容小視,人民幣升值和鋼材漲價侵蝕利潤。
重點公司:中聯重科、柳工、中國船舶、安徽合力、三一重工、西飛國際、東力傳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