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月底落幕的第二屆中國上海國際風能展上,上海大宙風能發電機制造有限公司斬獲頗豐:一家外商獨資的廣告公司當場下了20臺微風型風力發電機的訂單,另有一家臺資企業表達了合作的意愿。
一臺風扇點亮兩盞燈
“連外商都這么看好我們的產品,說明我們的技術是可靠的。”談起展會上的這些收獲,大宙公司董事長喬德慶至今仍沉浸在喜悅中。兩年前,靠著從日本背回來的一臺風力發電機,喬德慶開始走上了風能開發利用的研發道路。
日前,記者在位于大宙公司位于葉榭鎮的廠房內見到了這款被外商看好的微風型風力發電機。不同于常見的風力發電機,這臺裝在一根11米高的電線桿上的風力發電機僅和一臺家用吊扇差不多大小,風扇的直徑只有1.15米。在電線桿的中部裝有一塊太陽能電池板,底部接著一個蓄電池,就是這些看似簡單的裝備組合,能供應電線桿上一盞路燈和一盞草坪燈每天的正常用電。
小巧耐用重僅8.5千克
近年來,風電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已經顯示出其在應對氣候變化、減緩能源安全壓力、滿足能源需求方面的巨大潛力。然而,傳統概念上的風力發電機僅見于風力較強的海灘、荒漠、山谷等地,適合路燈照明、家庭生活的微風型風力發電機仍處于空白。
喬德慶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的微風型風力發電機,不是風力太小,讓電能白白流失,就是風力太大,超出發電機的承受范圍,可利用的風級范圍在3.5至10級之間,利用率并不高。”大宙公司的微風型風力發電機里有一個自主研發的自變壓裝置,輔以太陽能電池板的風光互補,能把可利用風級的下限擴展到1.7級、1.8級左右。不僅如此,發電機在12級左右的臺風情況下也能正常運作,不受損壞。據介紹,在風力達6級的時候,這樣一臺風力發電機一天至少能發電3.5千瓦,儲存在蓄電池中,可以供應一盞路燈和一盞草坪燈3至4天的使用。
此外,喬德慶還別出心裁,在風葉的選材上采用了強度比鋼大、密度比鋁小的碳纖維,大大減輕了發電機的重量,僅為8.5千克,遠遠低于目前市場上30多千克的總重,適合于城市路燈的照明和家庭生活使用。
資金不足訂單縮水9成
第一次參加展會就拿到20臺的訂單,這原本是令喬德慶始料未及的喜事,但他卻陷入了苦惱中。他告訴記者,這家名為斯達克瑞的戶外廣告公司是一家法國的大企業,他們原先準備先拿下20臺試用,效果好的話將會全面推廣,市場不可小覷。“但由于我們現在資金嚴重不足,產能跟不上,短期內根本生產不出這么多的產品。”喬德慶無奈的嘆道。后來,雙方經過一番協商,只好把原先20臺的訂單減少到半個月內提供2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