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海泰克標準件研發有限公司成立并將正式入駐中國國際緊固件五金城。近水樓臺先得月,屆時入駐市場的2000多家緊固件企業將會首先得到研發公司提供的產品研發服務與技術支持,同時以此來幫助企業的產業升級,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 以研發成果促進標準件產業結構升級,直接向高附加值標準件發起“沖鋒”。 7月28日,國內首家省級標準件研發機構,浙江海泰克標準件研發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正式入駐全球最大的緊固件博覽采購中心-----中國國際緊固件五金城。 國內標準件企業亟需進行產業升級 標準件是國民經濟各行業應用范圍最廣、使用數量最多的機械基礎產品,俗稱“工業之米”。目前,國內約有標準件企業7300余家,標準件產業目前每年的增長速度都在25%左右,在2003年已經成為全球標準件第一生產大國。2006年我國標準件總產量460萬噸,銷售收入385億元,其中出口207萬噸,創匯24億美元。 雖然出口量很大,但國內出口的大部分是屬于要求較低的普通型產品,多數廠家只是完成產品成形加工,不但利潤低,高技術含量低,附加值低,而且市場競爭力弱。特別是“遭遇”了出口退稅新政后,許多產品附加值較低的中小緊固件企業受到很大影響。業內專家提出,我國標準件出口企業正處于出口退稅率不斷調整的風口浪尖,企業應該及早做好準備,轉變出口觀念和出口增長方式,不能簡單以數量和價格戰取勝,而是以質取勝,提高國際市場的綜合競爭力。這就需要企業不斷的引進新技術、新設備、高素質人才,生產高附加值的產品,才能提高自身的抗風險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研發公司為企業產業升級提供了服務平臺 “標準件產業要走科技創新之路,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促使產業加快從勞動密集型到科技創新型的轉變,就必須要有眾多的公共服務平臺為產業提供支撐。”浙江海泰克標準件研發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國內企業對于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很高,往往通過與科研院校合作產學研項目實施產品開發、技術改造、工藝改良等活動。但企業的自發行為往往有所局限,對于產業整體提升的推動力較弱。而海泰克標準件研發有限公司作為產業公共服務平臺,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瞄準應用于高端領域,尚未具備生產能力的高強度、高附加值標準件產品,實施研發,通過科研成果不斷轉化為生產力,可以實現全面推進標準件產業結構調整。 作為產業升級的公共服務平臺,海泰克的成立得到了北京鋼鐵研究總院、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科研院校,以及中國國際緊固件五金城的支撐。北京鋼鐵研究總院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海泰克共同組建了標準件用材研發中心,針對標準件用材的特殊性,依托先進鋼鐵材料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前沿化的技術、理論,開展高強度、高附加值標準件產品用特種材料的研發工作,解決原材料需求。 研發公司將入駐中國國際緊固件五金城 浙江海泰克標準件研發有限公司成立并將正式入駐中國國際緊固件五金城。近水樓臺先得月,屆時入駐市場的2000多家緊固件企業將會首先得到研發公司提供的產品研發服務與技術支持,同時以此來幫助企業的產業升級,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綜合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