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因為拼搏而精彩!边@是杭州前進齒輪箱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茅建榮的座右銘。作為這家有著40多年歷史的老牌國企的當家人,不僅要有敢于創新、敢于挑戰的勇氣,更要比一般企業家多一份責任。在他的帶領下,杭齒不斷躍上新臺階,他也因此當選為第十一屆杭州市人大代表,被評為2006年浙江省優秀企業家,入選2006年中國工業年度風云人物。 深化企業改革建立集團化運作模式 杭齒雖然有著老國企的人才、技術等優勢,但觀念舊、包袱重等弊病也束縛著企業的發展。2002年,茅建榮執掌杭齒,成為杭齒歷史上最年輕的當家人,他開始著手對企業進行漸進式的深入改革。首先,圍繞核心產品,對條件成熟的分廠進行股份制改造。公司發展至今,由單一的集團公司發展到包括杭維柯公司、紹興前進公司等7家上規模、上等級,具有自主開發、設計能力且發展良好的子公司和6家境內外經營公司的大集團公司。2006年以來,除了組建重型汽車變速器事業部以外,還相繼成立了前進鍛造、前進通用、前進風電齒輪箱有限公司等具有法人資格的子公司,實行集團控股、經營者參股;對最具優勢的船用齒輪箱,擬進行股份制改造后上市。其次,遵循開放的原則,尋求與國外資本、技術、管理等全方位的結合。如與法國馬森公司合作,成立了由杭齒控股的前進馬森船用齒輪箱有限公司。最后,對集團總部進行管理改革創新,使其成為集團的戰略決策中心、資本運營中心、財務結算中心,對轄屬子公司行使投資、人事、財務、核心和知識產權管理等職權。現在,杭齒集團化母子公司的基本框架已經形成,這種扁平式的體制模式為下一步的股份制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抓住有利時機力促自主創新 “十一五”期間,杭齒面臨著一個很好的發展大環境,自主創新被提高到國家意志和國家戰略的層面,國務院頒發了《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茅建榮認為,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裝備制造的某些重點領域又同杭齒的核心產品密切相關,杭齒遇到了一個十分難得的發展機遇,因此必須在科技創新上下大力氣、搞大投入、做大文章。 最近幾年,他們又在原有船用齒輪箱研究所和粉末冶金研究所的基礎上,新設立了工程機械產品、汽車變速器、工業測試、材料等幾個專業的研究所,提升了企業的研發能力。杭齒先后引進發達國家7項先進技術,經消化、吸收、創新,自主研發了擁有60項完全知識產權的一大批新產品,有些產品是國內首創,其中高速游艇V型傳動技術、摩擦材料納米技術、工程機械壓路機液力換擋變速器、船用微動閥等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技術性能完全可以與國外同類產品媲美。“十一五”期間杭齒又將投入7億元巨資大力實施技術改造,對遠洋萬噸巨輪的大功率船用齒輪箱、新能源裝備風力發電增速箱、大型工業傳動裝置等都進行重點研發。 2006年以來,茅建榮頻繁地與國內許多知名大學相繼往來,洽談杭齒與這些科研機構之間“十一五”重點項目的合作,目前,大功率船用齒輪箱、汽車自動變速箱研發項目都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其中自動變速箱項目進入了國家863計劃,艦船齒輪箱獲得國家“十一五”期間支撐性科研項目。對科技人員的管理茅建榮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創新、完善收入分配激勵機制,積極調動廣大科技人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薪酬分配向關鍵崗位傾斜,對有突出貢獻的人才實行重獎,并設立人才津貼,探索科技成果入股、優秀人才期股等多項激勵措施,使廣大科技人員奮力拼搏精神空前高漲。 精心打造民族品牌提升競爭能力 杭齒生產的前進牌船用齒輪箱,已有46年的歷史,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0%,東南亞市場占有率為70%。作為企業的帶頭人,茅建榮意識到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對企業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竭力提高企業產品質量及開發新產品的同時,茅建榮帶領全體員工對企業的品牌形象進行精心打造和維護,努力保持“前進”品牌的領先地位。
茅建榮常說,品牌就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競爭,而核心競爭力又取決于企業的技術創新,因此,他上任后采取有力措施,以高新技術嫁接改造傳統產品,取得突破性進展。與此同時,茅建榮積極倡導“競爭在市場,決戰在工廠”的經營理念,從各項基礎工作入手,打響“前進”品牌。他認為,由于用戶對產品的了解更趨成熟和理性,因此在購買時更趨向于對品牌產品和品牌企業的選擇,所以杭齒近幾年通過制度創新、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建立并有效運行一套與先進工藝裝備相匹配的嚴格的科學管理制度。堅持“精益求精、顧客滿意”的質量方針,以過程控制“奧迪特”評審為重點,持續改進和完善ISO9000質量體系的運行,確保為用戶提供高品位的產品,其性能、質量得到專業機構和用戶的廣泛好評,其中前進牌齒輪箱通過英國勞氏、德國勞氏、法國BV1、美國ABC及日本NK等世界各船級社認可,尤其是今年,前進船用齒輪箱更獲得“中國名牌”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