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由浙江華夏閥門有限公司研發成功的高環保、高節能、高可靠性的球楔針型閥與擠壓連接管接件產品,在杭州通過了國家的鑒定。華夏閥門公司此項技術的研發成功,將徹底打破美國在國際市場上對該項技術60年的壟斷。
而華夏閥門公司的總裁陳占基說,對于華夏閥門來說,球楔針型閥與擠壓連接管接件產品的研發成功不僅要打破美國對市場的壟斷,同時還要打破機械領域的生產標準被發達國家壟斷的歷史。
為質量放棄國內市場
龍灣永中鎮是溫州閥門的發祥地,創建于1989年的華夏閥門公司就座落于這里,是一家專業生產閥門的制造企業,主要生產ANSI/API、JIS、GB/JB標準的球閥、截止閥、止回閥、閘閥等10000多個規格的產品。與溫州其他閥門企業一樣,剛剛組建時的華夏閥門公司,一直拿著別人的樣品來生產閥門產品,產品生產出來后由經銷商銷往全國各地。在行業里這種企業叫“做市場”。
經過10余年的發展,華夏閥門不僅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積累,同時在行業中也樹立了自己的地位。在上世紀90年代,溫州的閥門行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市場行業內不斷出現價格戰,但是,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性格“固執”的華夏閥門公司總裁陳占基對企業產品卻從不降價,只講產品質量。同樣一個品種的閥門,其價格總比其他企業要高,于是,到了2000年前后的華夏閥門公司越來越變得“門庭冷落”。為了企業的發展,2002年開始,華夏閥門公司只好選擇了國外市場,陳占基認為,國外市場應該更講究質量。
貼牌生產前景亦“渺茫”
2002年后,華夏閥門為了保證自己的產品質量,基本上放棄了國內的市場,將目光投向了國外市場。為了適應國際市場,公司先后通過了ISO9000和CE認證。由于產品質量好,一開始就得到了國外市場的認可。一張張訂單從日本、美國和歐洲飛向華夏公司。
但是,國外客商雖然看上華夏閥門的產品,但并不想自己經銷的產品打“華夏”的牌子,只是讓華夏閥門做貼牌加工。在不到2年的時間里,華夏閥門企業的產品出口率就達到了80%以上。產品銷往美國、日本、歐盟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產品的順利出口,讓華夏閥門找到了另一個市場。但是,陳占基的心理并不覺得痛快,這種出口方式只能是靠國外的訂單過日子,替人做嫁衣。做國外產品種類復雜,工人和設備的要求也非常得高,自己卻無法掌握產品的核心技術,這對企業未來的發展非常不利。怎么辦?陳占基要打自己的品牌。
研發新產品打破壟斷
為了能真正掌握自己企業發展的命運,打出自己的品牌,2004年,華夏閥門開始引進高級人才,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這一年,華夏閥門公司開始組織人員研發球楔針型閥與擠壓連接管接件產品。然而該技術是屬于1947年美國SWAGELOK公司發明的專利產品,在近60年的時間里,該技術被美國公司申請了17項技術專利,美國公司一直壟斷了世界市場近60年的時間,要想突破該技術談何容易。但是經過近兩年的努力,華夏公司終于突破了發擠壓管接技術,成功發明了比美國產品更環保、更節能、更具可靠性的球楔針型閥與擠壓連接管接件產品。目前該產品已經開始批量生產。陳占基說,近兩年來,公司不僅組織研發了球楔針型閥與擠壓連接管接件產品,同時,利用自己公司發明的5項專利技術,對所有產品進行改進,在未來兩年內,公司將實現80%以上的產品都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日前國家標準委員會開始與華夏閥門合作,將由華夏閥門公司組織編撰《擴口式端直通管接頭產品的標準》,該項標準一旦制訂完成,也將打破機械行業所有產品生產標準受國外發達國家壟斷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