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機械工業繼續了保持近幾年來的較好發展勢頭,主要表現在:產銷同比增速高于年初的預期;利潤在去年上半年與前年相比負增長的基礎上,實現了較高的同比增速;投入加大,產業升級加速。在總體向上的形勢下,固定資產投資增勢較猛,值得關注。 一、對當前行業發展態勢的估價 ●與煤炭、電力、鋼鐵等行業相比,機械產品不具同質性,品種極其繁多復雜,但企業的生產條件存在一定可轉移性,只要工藝相近,就可以轉產其他產品,因此定量判定各類產品的產能及其與需求的關系比較困難。但總體而言,仍可判定當前機械工業的產業結構矛盾仍然是高端產品供不應求,低端產品供過于求。在工業化進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對機械裝備的需求較旺有其內在的合理性,機械工業的運行速度高于工業平均水平有其必然性。去年我國機械產品進出口逆差雖已有較明顯減少,但仍高達140億美元,也從一個側面說明機械行業發展高端產品有現實的市場空間。 ●當前較高的產銷增長速度主流是健康的,其根據一是機械工業已是充分市場化、高度競爭性的一個行業,且資本結構中非公經濟已占大頭(2006年5月止,全行業資產總計為40825億元,其中國有17334億元,占42.46%,民營13276億元,占32.52%,三資10214億元,占25.02%),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多數已大大提高了對市場反應的靈敏度;二是從統計數據看,適銷對路產品增長得更快,產品結構在繼續向好的方向調整,行業總體的產銷率較高,庫存基本正常,其增幅低于產銷;三是1-5月完成的固定資產投資1842.7億元中,企事業單位自有資金為1129.43億元,占大頭(61.29%),風險主要由企業自己承擔。 二、值得關注的幾個問題 (一)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按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數據,2006年1-5月分行業的固定資產累計增速為: 金屬制品業 52% 通用設備制造業 70.9% 專用設備制造業 36.4% 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 45.9% 電氣機械及器材設備制造業 71.5% 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 60.64% ● 總量及增幅 a) 完成投資1511.73億元, 同比增長52.92%;其中: 建安735.14億元,同比增長61.37%; 設備617.91億元,同比增長42.94%。 其中: 中央 74.73億元,占4.9%, 同比增長38.31%, 地方 1437 億元,占95.1%,同比增長53.77%。 b) 在建項目共10381個,其中本年開工5134個,占49.46%; c) 規劃用地面積為16675.74萬平方米,
可見,(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在建項目、尤其是本年新開工項目偏多,勢頭太猛; (2)完成投資中建安比重大于設備,用地較多,令人擔憂,外延增長仍占上風; (3)地方項目投資占大頭,且增長速度也遠高于中央,值得關注。
●資金來源 本年資金來源合計1842.7億元,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7.06億元,只占0.38%, 國內貸款 177.38億元,占9.63%, 利用外資184.13億元,占9.99%, 自籌資金1387.95億元,占75.32%,同比增長69.02%; 自籌資金中,企事業單位自有資金為1129.43億元,占自籌資金的81.37%。 ——可見,企事業單位自有資金占大頭(61.3%),且增幅(67.19%)也較高。 近幾個月中,我們對部分重點企業進行了調研。突出印象是,在中央提出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后,重點骨干企業技術改造力度明顯加大。一是絕大多數重點企業都有在建項目,二是新購置的設備檔次普遍提高,我國裝備制造業的裝備水平明顯改觀、加工能力和工藝水平在迅速提升,三是投資強度較大。 近年來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力度較大一是中央高度重視振興裝備制造業,二是旺盛的市場需求的驅動,三是行業自我積累能力有所提高,自我發展能力隨之增強。 在高速增長的投資活動中,以下因素也起了很大作用。 一是城市改造,要求企業遷建,企業利用土地置換資金進行建設。二是由于用戶對裝備的需求升級,促使相關設備制造企業進行戰略性布局和投資。三是企業對自身工藝裝備技術改造的力度加大。四是在需求推動下擴大產能。五是國際產業轉移促進了相關的投資項目上馬。六是機械工業的投入欠賬較多,技術改造一直跟不上用戶部門需求升級的步伐,存在加大投入的需要。另一方面,近年來機械工業產銷形勢有所好轉,積累有所增加,自我發展能力有所提高,從而使固定資產投資增加成為可能。 現在企業的投資行為既使人喜,又使人憂。喜的是確有相當多的項目,尤其是重點骨干企業的投資是以提高水平為主要目標,一批骨干企業的裝備水平在迅速追趕世界先進水平,讓人感到了中國機械工業迅速前進的腳步和振興的希望;但憂的是其中也確有一些企業貪大求洋,征地建廠房氣魄大得很,動輒幾十萬平方米甚至上百萬平方米,令人擔心能否實現產出與投入同步增長,或產出大于投入。尤其是一些“跟風”發展的中小企業,受技術力量所限,難免有低水平重復發生。 我們認為,對當前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過快的問題,從政府層面考慮,不宜采取簡單的“剎車”措施。從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角度出發,要繼續支持機械工業的結構優化,要繼續支持重點企業為提高競爭能力和產品水平而進行的投資;但對一般企業的投資行為,要以把緊土地、信貸為重點,以經濟手段予以控制。以防止一般機械產品、尤其是中低檔機械產品供過于求的矛盾激化。但從企業角度考慮,一定要充分認識過度投資的風險。要以如履薄冰的心態核算本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投入產出比,謹防將寶貴的積累用于一般加工能力的擴張,加劇產能過剩的壓力。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 蔡惟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