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日前表示,機械工業運行形勢通常滯后于主要用戶行業半年,估計在今年第四季度或明年經濟運行降溫的影響會全面傳導到機械工業中來,屆時機械工業的波幅很可能大于國民經濟的平均調整幅度。 他表示,據統計,重點聯系企業前3月累計訂貨量同比增加27.5%。由于今年生產任務比較充實,多數企業暫時還感受不到國家宏觀調控的壓力,對全年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抱有信心。他認為年內機械工業的經濟運行形勢不大可能發生逆轉性變化,機械工業今年總體仍可保持較高增勢,預計全年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大體可以達到20%以上的增速。 但今年以來全行業經濟運行中的困難和不確定因素在不斷加大。 一是主要原材料、能源等上游產品價格上漲過快,約束增強。近期建筑用鋼材價格雖已大幅回落,但機械工業用鋼材價格仍居高不下,銅、鋁漲價很快。在此形勢下,電機、電線電纜等行業盡管生產任務爆滿,但效益大幅滑坡,面臨全行業虧損的尷尬局面。 二是部分高速增長的行業存在大起大落的風險。如發電設備,全國待批電站建設項目總規模高達3億千瓦,按年投產4000萬千瓦計算,這需要7年才能建完。發電設備制造業很可能要面對又一個“馬鞍形”的考驗,幾年后有關企業很可能又將面臨新一輪供過于求、任務不足的困難局面。 三是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措施逐步到位,與鋼鐵、水泥、電解鋁、房地產等國家重點治理的熱點行業關系密切的冶金礦山機械、工程機械等行業會較快地受到較大影響。四是進出口逆差增長過快,我國裝備工業國際競爭力不強的現狀令人不安。跨國公司大舉進入我國并展開其戰略布局,其控股、獨資傾向明顯,我國裝備制造業的自主地位受到嚴重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