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35億元、工業總產值34億元、商品產值40億元、利潤總額7500萬元、當年承接合同40億元等主要經濟指標,這是上海重型機器廠有限公司今年確立的目標。 面臨新挑戰 隨著國家宏觀調控的作用和市場周期性波動的影響,“十一五”期間新增火電建設項目將會明顯減少,電站制粉設備磨煤機的市場需求量將大幅下滑。由于冶金行業最近一輪大規模技術改造已接近尾聲,冶金設備的市場需求量也將隨之減少。 這就要求上重廠必須加大產品開發力度,努力突破核心技術,以更多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鞏固和擴大市場。目前,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給上重廠增加巨額投資,用于熱加工技術改造和曲軸二期擴建工程,使該廠的生產能力大幅度提升,為實現繼續發展提供了更大舞臺。 “把上重建成國內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機企業”,這是上重廠發展的戰略目標,其競爭力將通過“三大板塊、十類產品”來展現。 第一板塊,以提升冶煉、鍛壓、熱處理以及機械加工的效率、精度和裝配等工藝技術為重點,以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為目標,在生產能力和制造技術上實現突破,重點發展船用機電產品、重型礦山工程設備、大型鑄鍛件等產品。 第二板塊,以現有產品為核心,以加速造就一支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研究設計人員隊伍和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為標志,以碾磨設備、冶金軋制設備為重點,著力提升設計開發能力,提高工程成套能力,提升品牌的含金量。 第三板塊,培育和打造服務產業。針對已使用我公司2000多臺輾磨設備及其它產品的用戶,以老設備的更新換代技術改造為重點,開辟服務及備件新市場。 十類產品包括船用機電產品、重型礦山工程設備、大型壓力容器、大型鑄鍛件、碾磨設備、冶金設備、大型鍛壓設備、大型起重運輸設備、海洋工業設備及服務產業。 縱深拓展市場 早在“十五”期間,上海重型機器廠有限公司通過深化改革,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的活力。公司銷售收入逐年大幅度提升:2001年為4億元,2002年為6.2億元,2003年為10億元,2004年為19億元,2005年為30億元,贏利達5800萬元,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取得歷史性突破。 上重廠取得的業績證明,正是由于電力行業新建火電站和冶金行業新一輪技術改造等項目的驟增以及市場需求的擴大,為企業贏得了商機,才有HP中速磨機和BBD雙進雙出鋼球磨煤機的大批量銷售,才有冶煉、軋鋼設備的大量產出。 同時也表明,企業要實現發展還必須不斷完善和提高自身素質,使之有能力應對和適應市場變化,不失時機地做大、做強。 今年,上重廠確定的市場拓展方向是,以鞏固及縱深拓展現有市場為基礎,以滿足上海電氣集團業內急需配套重型產品為重點,以搶先填補國內重型裝備、大型鑄鍛件進口市場為突破口,捕捉戰機,適時進軍國際裝備制造市場。 去年上重廠接到磨煤機訂單400多臺,合同額達20億元以上,冶金設備訂單也達6億元,充足的訂單為提高產出量奠定了基礎。 上重廠的市場拓展定位可以用三個字來表示:“大、難、高”。“大”,即超長、超寬、超支、超常規的極端加工能力和技術;“難”,指具有核心技術、別人干不好和干不了的;“高”,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級濟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