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名為“臺灣機械工業園”的園區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來自寶島臺灣的超過120家機械工業廠商將入駐其中。
“臺灣機械工業園”位于福建省會福州下轄福清市的洪寬工業村,該項目完成后,產值名列世界第十的臺灣機械工業的核心部分將基本流向祖國大陸的福建省。
這也將是福建省實施“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以來,臺商對閩的最大投資項目。
“首批落戶‘臺灣機械工業園’的12家臺資機械企業,年內將陸續投產。”福建福清洪寬工業村開發有限公司林總經理5月22日對記者說,“一期4060畝的企業用地已經上報有關部門,各級政府領導都非常重視,相信很快就會批下來。”
☆開花結果
醞釀已久的臺灣機械企業整體遷移福建計劃,最近開花結果。
“臺灣機械企業整體遷移福建最終敲定的時間是今年3月21日,為了支持該項目,福清市對項目審批實施全程代辦,并且是特事特辦,初審、預審和立項工作同時進行。”知情者稱。
當天,來自臺灣的17家以機械企業為主的考察團,與當地工商、國土、海關等部門進一步洽商了入駐事宜,并簽訂了投資備忘錄,現場還簽約項目3個,總投資達2000萬美元。
5月18日,福清市邀請了30多人的臺商投資考察團,達成了總投資8500萬美元的機電設備器材等10個項目投資協議。
“最近這段時間我們已經來了3次。”臺灣東菱集團總經理、臺商投資考察團團長羅田透露。羅的企業此次在“臺灣機械工業園”投資500萬美元。
據透露,首批落戶“臺灣機械工業園”的12家臺資企業包括洪立鋼構、洪幸鋁門窗、洪興游樂器材、洪光機電、洪舜工業、洪勝工業、洪邑工業、洪朋工業、洪源工業、洪金機械等,投資領域為模具、電機、電器等諸多產業。
而目前,第二批臺灣機械工業企業的入園規劃也已開始著手進行。“至少有17家企業臺灣機械企業進入,二期企業用地規劃高達7960畝。” 知情者透露。
該人士進一步透露,“臺灣機械工業園”目前的難點是用地問題,“近年福清工業用地快速增長,用地指標早就用完了,現在正在向國土資源部申請在全省的用地規劃指標上調整。”
☆水到渠成
“臺灣機械工業整體投資福建,主要原因是著名僑領林文鏡的牽線搭橋。”臺灣東菱集團總經理、臺商投資考察團團長表示。
記者了解到,“臺灣機械工業園”所在的福清陽下鎮溪頭村就是林文鏡的祖籍地。1988年,林文鏡在溪頭村創辦了以其父親名字“洪寬”命名的工業村,并引進80多家臺灣企業,投資總額達30多億元,涉及五金、家具、電子、塑膠等行業,產品80%以上外銷,工業產值和上交稅費每年均以三位數增長,使這里成為遠近聞名的“臺灣工業村”。
去年的3月、5月和12月,林文鏡先后三次邀請臺灣機械工業協會組織工商考察團考察福清,并出資組織了為臺灣機械工業園落戶福清的服務班子。今年1月初,林文鏡又親自赴臺與臺灣機械工業企業進行投資上的細節商談,終于催生了洪寬臺灣工業園的誕生。
但臺灣機械工業整體搬遷選址福清的一個重要原因,還在于福清擁有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深水良港——江陰港。這里與臺灣的基隆、臺中、高雄三大港的距離都在150海里之內,而且可以建造5萬至30萬噸級深水泊位100個以上。目前,由林文鏡與新加坡港務集團、福州市港務集團聯合投資建成了第一個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并有13個深水泊位在建。
實際上,總產值超過6000億新臺幣、排名世界第十的臺灣機械制造業正面臨祖國大陸和韓國的同輩競爭。
“臺灣市場狹小,勞動力不足,工資較高,尤其是工業的地價和地租節節攀升,導致機械廠商成本增高。”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總干事邱桂林這樣解釋機械企業遷移現象。
根據臺灣機械業界發布的資料,臺灣機械工業目前欠缺高級研發人才,尤其以中小企業為最,機械業的基礎操作員工人的斷層現象情況亦相當嚴重。而近年來,臺灣對祖國大陸機械出口額占其全部出口的40%左右,且每年的增長都在15%以上,這也是其進入祖國大陸市場爭取“地利”的考慮。
“臺灣機械制造行業有上千個廠家,但真正上規模的還不到200家,而本次整體搬遷的臺灣機械企業總數將超過120家,此次臺灣機械工業核心部分搬遷完成后,剩余的機械企業也會逐漸遷移過來。”福清市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
|